close

文:天台

 摘要:

談到中國佛教,大約都會想到在中國本土生根發芽的禪宗(還有念阿彌陀佛的淨土宗),據說禪宗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的開創,是因為大梵天王供養世尊稀有的金色優婆羅華,世尊拈花對大眾昭示,可是沒有人知道世尊的意思。(老師拿起粉筆沒寫字,學生一樣搞不清楚狀況~吧)

  這時在座的一位上首弟子竟然破顏微笑,這一笑可不得了,他就這樣成了禪宗的第一位祖師。

  釋迦牟尼佛當場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這位摩訶(大)迦葉的會心一笑開啟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宗門特色。

雖然禪宗的開悟主要在「直指心性、以心傳心」,不特別注重對文字表相的理解,但卻留下比其他佛教宗門更多的文字記錄,而這些內容多半不是直接解釋佛經的注疏,而是一篇篇膾炙人口的公案故事。

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故事看到禪宗祖師開悟的經過及接引眾生的方法,不過要模仿這些行為來達到開悟是不太容易的,因為禪宗的「以心傳心」並不是故事本身的行為或語言,而是祖師在觀察弟子修行過程中的盲點給予應機施教的突破手段,所以這些手段時常超乎一般邏輯思惟的範疇,甚至是不符常人人情。

對心性修養達到一定程度的修行者,藉由公案故事的啟發或能使自身修行更上一層;但對販夫走卒而言,公案故事有時只落於閒嗑牙的嘴上功夫,所以筆者也只能著於文字相的嗑嗑公案故事

 

  • 坐禪成佛?

一般人都以為佛教修行就是打坐,那麼道一悟道的公案就能打破這種成見。

道一是唐代僧人,六祖慧能的再傳弟子,他在遇到懷讓禪師之前非常努力在實踐「打坐」這種修行方式。懷讓禪師問他,打坐的目的是什麼?道一回答:「為了成佛!」懷讓禪師便拿著磚塊去磨石頭,這怪異的舉動引起了道一的好奇,懷讓禪師解釋,這是為了磨磚成鏡。(不是鐵杵磨成繡花針><)既然磚塊不能磨成鏡子,打坐又怎麼能成佛呢?懷讓禪師又做了一個比喻:在駕車的時候,如果車子不動是該打車還是打牛?

懷讓禪師這麼作是為了崩解道一對「佛」的錯誤認知,就如同「禪」並不是坐或臥的形式,佛也是沒有固定形象(也有臥佛咩~)。能不能成佛是跟自己的「心」有關,如果修行方向錯誤將會南轅北轍,所以禪宗是所謂的「心地法門」,只有了悟心地才有成佛的可能。

懷讓禪師對道一的引導,也是很多修行人的盲點,總以為某一種「形式」才是修行,不論是打坐、念佛……往往忘卻了最根本的問題──心,當自己的內心充滿煩惱,老愛去計較各種名利得失,用再多的力氣去完成這些修行的「形式」,仍然離「佛」十分遙遠,就如同磨磚瓦跟鏡子無關一樣。惟有「心地法門」方是成佛的種子,藉由師長的引導去透察自心的真實狀態,就能真實見到「道」的樣貌。

不過,請別忘了,道一是在努力培養「坐禪」的功夫之後,透過懷讓禪師的點化,才能迅速達到悟境,對於從未曾用過任何功夫的人而言,比起空談心性還不如認真打坐實在點……。

 


作者介紹:天台

 

 

  愛胡思亂想的中年大叔,認為生活中最美麗的隱居在自家天台,因以為號焉。

 


次回預告:〈亂「談」水滸

2015年的某天,老婆大人躺坐在黃褐牛皮沙發上,一邊盯著大陸戲劇新版《水滸傳》,一邊問我「你不是看過好幾次了?」

《水滸傳》,是我喜歡的小說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cucclc2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