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一人遊藝

摘要:

你知道什麼是兒童觀嗎?兒童受虐事件在台灣時有所聞,政府應當如何設立完善的兒童照顧與保護制度,受到家長、學者與兒福團體的迫切關注。在討論與制定兒童相關制度時,「兒童觀」是不可被忽視的重要一環。

       兒童受虐事件在台灣時有所聞,然而今年七月中旬,在短短的六天之內,就有五位孩童受虐至死,不僅震驚社會大眾,也帶出許多與兒童相觀的議題。政府應當如何設立更完善的兒童照顧與保護制度,受到許多家長、學者與兒福團體的迫切關注。在討論與制定兒童相關制度時,「兒童觀」是其中不可被忽視的一環。1.jpg 

       什麼是兒童觀?簡單的來說,就是探討一個社會如何看待兒童/童年的哲理概念。也許有些人會懷疑,兒童就是小朋友,童年就是小時候,有什麼好探討的?兒童觀為研究兒童學科的一部分,目的除了瞭解社會對兒童與童年的觀念之外,也著重兒童的權力,不將兒童視為「低下、不完整、未完成的人」,而視兒童為「正在變成成人的人(human becoming)」(Lee, 2001)。

2.jpg 陳老蓮〈嬰戲圖〉http://goo.gl/M7MZB0

       兒童觀是會隨著時間與社會文化的改變而改變,也是所謂由「社會所建構出來」的概念。以台灣為例,目前法定成人年齡為18歲,古時男子二十弱冠(禮記 曲禮)、女子十五及笄(禮記 內則),雖然和今日成人的定義差別似乎不大,但和古時相較,現今性別對認定孩子法定成年的年紀並沒有差別。另外,童工制度也因為社會變遷、學校的興起而改變,台灣法律制度的訂定,《勞基法》第45條規定「雇主不得僱用未滿十五歲之人從事工作」,第44條則視「十五歲以上未滿十六歲之受僱從事工作者,為童工」,因此現今台灣以難見十五歲以下的童工,和早期台灣大有不同。

3.jpg Indian Captive from  http://goo.gl/pWDAUy


       出了隨時間而變,同時代不同文化往往也造成不同的兒童觀。例如十八世時的美國,在英國殖民者與印地安人之間有著許多的充突,搶劫虜人事件對雙方來說都相當頻繁,但美國知名政治家與科學家富蘭克林曾在1753年時提及,當印地安兒童被英國人所虜,受英國語言與習俗的洗禮,一但他們再次和印地安文化接觸後,往往便會回歸他們原本的文化。然而,當白人兒童被印地安人所虜時,情況卻相反,當他們被受禮遇的回到白人社會中,卻往往選擇逃回山林之中(Mintz, 2004, P. 8)。

       這也許和當時清教徒(美國新英格蘭區的居民)如何對待兒童有關,因為信仰的關係,清教徒一向以嚴刑峻罰的教養方式出名,孩子們不但有許多工作要做(家事、務農等),一但出了差錯,體罰是普遍的。印地安人相較之下,對孩子較仁慈,雖然孩童們仍需幫忙食物的採集與耕作,但沒有像清教徒嚴刻的規定和工作方式。因此,許多流落到印地安部落的兒童,雖然有機會回到當時清教徒所認為的「文明社會」之中,卻選擇繼續在部落中生活,結婚生子的例子也不少(Mintz, 2004, P. 8),如Francis Slocum 和 Eunice Williams二位女子 都不曾回到白人的生活圈中。

4.jpg Francis Slocum and daughter by George Winter 1810-1876  http://goo.gl/mGCk4t

       從對孩童們的對待,我們可以看出十八世紀的清教徒和印地安人認定孩童在社群中的義務很不同,這是受到他們文化中對兒童的觀感有關。我們現在對待或教授孩童與青少年的方式,也反應出現代社會對兒童觀的定義。釐清童觀有助於社會省思相關的政策,當然也讓我們對自我或孩童有更深刻的認識。


參考資料:

Isaacson, W. (2004).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Lee, N. (2001).Childhood and Society: Growing Up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Maidenhead,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Mintz, S. (2004).Huck’s Raft: A History of American Childhood.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台灣兒童權益聯盟(民104年7月17日)。兒虐事件頻傳 台灣兒童人權何在?。取自http://goo.gl/siJKVh

勞動基準法(民102年12月11日)。



次回預告:〈虛假的春天──我有一張芭比的臉【之一】:臉的概念〉

     古老的《詩經》形容美女「領如蝤蠐」――脖子像天牛的幼蟲――美女的脖子像天牛的幼蟲(內含蝤蠐寫真)!我的媽呀,每個時代用的譬喻不一樣,在當代,俐落多了――像芭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cucclc2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