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王惠鈴

摘要:

  台中知名的逢甲大學以丘逢甲為名辦學,歷史上飽受爭議的丘逢甲除了是抗日志士之外,還有什麼事蹟是跟台中、教育相關的,足以讓一個大學以其為名,躲過解構洪流維持原名?

 

圖片1.jpg

丘逢甲(1864.12.26~1912.2.15),台中人,於1895年農曆5月的酷暑離臺內渡,留下幾個爭議,至今海峽兩岸學術界尚未取得共識。一為丘逢甲離臺的日期,有6月-9月不等的說法,牽涉到他是否未戰而走,還是經過激戰後才走;二為義軍軍餉流向下落不明,到底是他捲走軍餉,或是被唐景崧帶走,仍各說各話;三為「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如圖)的貢獻值何在,是一場鬧劇,還是抗日保臺。圖片2.png

 

 

 

 

1945-2011年期間,丘逢甲被海峽兩岸官方、民間、學界同時關注,與政治操作、意識形態的介入關係密切,暫且稱之為「丘逢甲現象」。該現象在臺灣先建構後解構,在中國大陸先解構後建構,形成目前看到兩個不同「造型」的丘逢甲,臺灣偏好〈離臺詩〉丘逢甲蒼涼的背影,中國大陸偏好〈春愁〉兩岸命運的共感。建構丘逢甲時,著力於宣揚他的抗日保臺、愛國民族等精神大義,對內凝聚共識,對外宣示主權。解構丘逢甲時,批判其階級意識,並對其爭議點加重審判,雖然顯示學術研究的客觀面,但卻讓後續研究變得敏感而消極。

 

丘逢甲早年對於教育工作充滿使命感,並且樂此不疲,有任重道遠、捨我其誰的氣概。1893年間〈失題〉云:「文章藉靖兵刑氣,學校能收猂儣心。未起人材需夾袋,已傷民命待神鍼。 」說明教育可化干戈為玉帛,訓練人的理性思維,飽受粗暴對待的臺灣人民最需要教育神醫來治病。內渡後,丘逢甲更是全心全力投入教育事業,成為他人生的依靠。時局的變化莫測,動輒得咎,皆挑戰他辦學的能力。1899年9月丘逢甲在廣東創辦嶺東同文學堂之時,即意識到常受到來自各方角力的阻礙,辦事之不自由,無法按照教育理念行事,所以他認為辦學必須結合有相同教育理念的人士投入,此為唯一絕對的條件,必須盡量避開跟權力資源分配有關聯的人士,辦事既方便快速,也不會讓教育理念的執行產生偏差。

圖片3.png

 

將「丘逢甲現象」與丘逢甲初衷進行比對,便發現丘逢甲刻意與政治保持距離,以公民監督角色自居,這與建構時不當消費丘逢甲,大相逕庭。而丘逢甲辦學主張官學分流,學校代表非官方立場,這樣才能對公共事務提出超然的建言,才是辦學的首務。

 

兩岸學界對乙未內渡爭議所持立場、寬鬆標準不一,導致後續研究過於樂觀或悲觀的情況,無法回應各路人馬對於丘逢甲的情感投射。即使採用最嚴苛的標準做定論,透過「以事引事」的架構,丘逢甲做為「義軍統領」沒有堅持到底完成任務,表現是不及格的;但做為一名勇於突破困境、一步一腳印前進的「人」,他卻完成典範意義,也是他的名字兩個字足堪負荷大學之名的原因。


作者簡介:王惠鈴

      兩個孩子的媽

通訊:feeling0119@gmail.com


下回預告:〈佛教僧團的暑期進修──結夏安居〉

  每到燠熱的夏季,校園的師生們都期待著放一個長長的暑假,然後便計劃著休息、遊玩或者繼續在學期中未完成的工作、研究……。

可知,在兩千多年前的印度僧團,就已經有「暑假」,而且這個假期的時間還不比現在的暑假短,整整有三個月的時間。(令人好不稱羨呀!)但僧團的暑假制度可不是讓僧人外出遊玩,相反的,在放暑假期間,僧人們必須要住在寺院,不能隨意外出,稱之為「結夏安居」(原來是「禁足」三個月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cucclc20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